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蔡其勇院长参加教育强国进程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43601f7c58e84b889b95613c58ac82e0.jpg

        4月12日,我院院长蔡其勇参加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主办的“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术会,并作主旨报告,系统介绍了重庆市依托“重庆云课堂”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强调通过技术赋能与资源共享破解城乡教育不均衡难题,为全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庆方案”。

        技术筑基,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蔡其勇院长指出,重庆市教科院以“技术筑基—资源聚合—生态重构”为路径,打造了覆盖全域的“一网两台三用四环”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通过建设“重庆教研网”核心平台,集成5G教育双域专网和云课堂系统,实现校均万兆光纤接入,为城乡学校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实时交互支持。他特别提到,“重庆云课堂”已构建起虚实融合的智慧教学空间,借助5G直播、全息投影等技术,创新推出“城市名师虚拟授课+乡村教师在地辅导”的双师课堂模式,让偏远地区学生同步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城乡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全域教育公平。蔡其勇强调,资源共建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石。重庆市通过“学科专家—名校联盟—骨干教师”协同机制,建成覆盖全学段49个学科的标准化课程资源库,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源确权与跨域流通,重复建设成本降低。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作成为亮点,两地依托“重庆云课堂”与“四川云校”平台,打造资源共享网络,覆盖1800余所中小学,课程通过有线电视和电信网络直达家庭,偏远地区设备接入成本下降68%。目前,平台累计开发课程资源超1万个,日均访问量突破650万人次,真正实现“城乡教育无死角覆盖”。

        模式创新,破解教育非均衡难题。蔡其勇介绍,重庆以“5G+智慧教育”为核心,构建了“1+3+N”云平台架构,上线课程8000余节,形成日均超万人次的常态化学习生态。通过微课模块化设计、项目化学习策略及AI学情分析,赋能教师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学习效率提升30%。在教研层面,创建“成渝教师研修共同体”,年均开展跨区域教研活动超100次,推动城乡教师互访交流800余人次,实现教学理念与专业能力的协同提升。

        长效保障,激活教育内生动力。谈及未来发展,蔡其勇提出“政—研—校—企”四维协同机制:政府专项经费支持、教研机构技术攻关、学校实践反馈、企业技术支撑,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闭环。平台创新引入“学分银行”制度,教师参与资源研发可折算继续教育学时,激发一线创新活力;动态评价体系则基于用户数据优化资源供给,确保技术与教学需求精准匹配。他表示,重庆经验已从“资源输血”迈向“体系造血”,为全球教育公平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与会专家认为,重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其技术赋能、制度创新与跨域协作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蔡其勇呼吁,各地应携手深化教育数字化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云端”触摸星辰大海,共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未来。

分享到:
【打印正文】